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在10月14日揭晓,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者阿巴希‧巴纳吉(Abhijit Banerjee,左)、艾丝特‧杜芙若(Esther Duflo,中)和美国哈佛大学发展经济学家迈克尔‧克默(Michael Kremer,右)共获殊荣。(JONATHAN NACKSTRAND/AFP via Getty Images)
10月14日,2019年诺贝尔奖最后一个奖项—经济学奖得主揭晓,由美、法三位学者合得。
瑞典皇家科学院表示,三位得奖者所执行的研究,大幅改善我们对抗全球贫穷的能力。在短短二十年内,他们所提出减缓全球贫穷的实验性质方法,已重塑发展经济学,如今已是一个蓬勃发展的研究领域。他们透过田野调查发展出辨别导致贫穷的原因,并且分析以政策干预所产生的成本效益,对于全球对抗贫穷的政策有着显着影响。
关于探讨贫穷和减低、甚至消除贫穷研究而获颁诺贝尔奖的学人,在今年之前已有两位,一位是孟加拉的经济学家穆罕默德‧尤努斯(Muhammad Yunus),另一位是美国的经济学家安格斯‧迪顿(Angus Deaton)。前者在2006年获颁诺贝尔和平奖,后者在2015年获颁经济学奖。
尤努斯全心投入提供赤贫者金融服务(微型贷款)与社会工作,他给予穷人自助的力量,带给穷人的不是食物,而是比食物更重要、更基本的保障,他使孟加拉和全世界上千万人的生活获得改善。尤努斯创办的穷人银行,提供开创性的金融服务,把极小额的钱借给穷人,尤其是妇女,让他们做生意,带领家庭脱离贫穷。
迪顿在消费、贫穷与福祉方面的分析有成果,并重新界定贫穷的定义,其研究对人类福祉更具有深远的重要性,他在2013年出版的《财富大逃亡》(The Great Escape)书中,论述健康与财富如何携手并进,以及健康上的不平等反映出的财富不平等,需要市场和政府公权力共同合作来驱走贫困,当今仍有七亿极贫穷人口,是数百年来不平衡发展所致,亟待解决。
今年三位得奖人亲赴贫穷的第三世界从事实验研究,而这种亲身参与观察研究并提出解决贫穷之道的方式,其实早有学者作了重要的贡献,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杰福瑞‧萨克斯(Jeffrey Sachs)这位被称为“经济学界传奇人物”的经济学家。他在哈佛经济系任教时,年仅二十八岁就获得正教授长聘,堪称学界奇迹。
萨克斯是经济发展学门的翘楚,博学多闻、踏遍世界各地帮助各国发展经济,尤其对落后国家更是关心,那些国家都是没水没电、暴民事件频传、疟疾普遍、政局不稳、卫生条件极差的地区。萨克斯脚踏实地,对各地的经济发展难题,提供详尽、仔细的可行建议,从每户贷款、地区疫苗、学校与老师人数、农具缺少数量、耕作种籽需求、基金管理方式等,做详细估算。
他从各国赤贫经济地区得到的共通经验是:“脱离贫穷往往需外力协助”,于是他为全球贫穷国家奔走,要求富国免去贫国所积欠债务,也要求富国对贫国多提供疟疾、爱滋等重大疾病的援助,他与联合国秘书长、U2主唱波诺、比尔盖兹等人到处奔走游说。2005年,萨克斯更写出《终结贫穷—如何在我们有生之年做到》(The End of Poverty:How We Can Make It Happen in Our Lifetime?)这本巨著,将贫穷和如何将之终结讲清楚说明白,记述其走出学术象牙塔,将理论应用于实际人间的点点滴滴,充满人道关怀。
萨克斯关怀弱者,不激情也不滥情、冷静地审时度势,很清楚贫穷者要脱贫,最重要的还在“贫穷者自助”,而富人只要将财富的“微小部分”拿出来帮助,就可在“自助、人助、互助”,甚至于“天助”下跳脱贫穷的陷阱。
萨克斯对贫穷的见解及解决之贡献,应都不在上述诸位获得诺贝尔奖者之下,实在不明白他为何一直没获青睐。何况,他对体制改革所主张的“震荡疗法(Shock Therapy)”闻名于世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