父母的情绪平和,是孩子最大的福气。
前段时间,知乎上有个热门话题:
“父母情商低会给后代带来多大的影响?”
网友@嶝林洋的回答实在是太扎心了,引起很多人的共鸣。
最后他说:
“我已经选择永久对父母关闭自己的内心世界。
父母尽职尽责地抚养了我,但是他们日复一日无意中的言语损耗,在我童年和少年的内心留下了一个巨大的隐形空洞。”
嶝林洋的回答如此戳心,大抵触动了“打压式教育”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。
著名心理学家丹尼尔·戈尔曼在《情商》一书中写道:
“家庭生活,是我们学习情绪的第一个学校。”
有高情商的父母,才会有高情商的孩子。
父母情商低,则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深刻的负面影响。
01
好好说话,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。
高情商的父母,都是相似的;低情商的父母,却各有各的风格。
明明是该鼓励孩子的时候,一张口全是否定和贬损。
明明是关心孩子的时候,却先用责备的语言一通怒吼。
明明可以平和讲述,却总是用反问句来回答问题。
美国知名心理学家苏珊·福沃德博士在《中毒的父母》里写道:
“小孩是不会区分事实和笑话的,他们会相信父母说的有关于自己的话,并将其变为自己的观念。”
这让我想起,英国老牌心理疗愈读物《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》里的蛤蟆先生。
他平时爱笑爱闹,有一天突然抑郁了。
在10次的心理咨询中,蛤蟆在咨询师苍鹭的带领下,终于找到了原因。
这一切都源于他的童年经历,他的心里还住着“挑剔型父母”,总是审判他、惩罚他。
蛤蟆先生的童年很孤独,他从来没有感受到家人的认同,连拥抱都少得可怜。
当咨询师苍鹭问他:“你的父亲是怎样的一个人?”
蛤蟆毫不犹豫地回答:
“严厉而正直。他总是为这为那训斥我。他会用非常不满的眼神看着我并叫我的大名说:西奥菲勒斯,要我说多少遍?不准这么做!”
慢慢地,蛤蟆先生也会认为,父亲永远是对的,而自己永远是错的。
似乎这样想,大人的训斥就变得合理。
他逐渐养成了讨好型性格,但总觉得自己没有达到父亲的高要求,而且永远也达不到。
在家庭教育中,孩子的成长需要的是正面管教。
当我们动不动给孩子贴标签,大吼大叫甚至进行“人身攻击”。
当孩子真的遇到大麻烦、大委屈的时候,怎么可能第一时间想到跟父母说呢?
明明彼此之间有爱,偏偏就是要把对方推开,我相信这不是父母的初心。
最好的养育,就是和孩子好好说话。
那些在“好好说话”语境下长大的孩子,往往也会因为善于沟通而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。
社会心理学上,有一个概念叫南风效应。
它来自于法国作家拉·封丹写的一则寓言。
北风和南风比威力,看谁能让路上的行人脱掉外套。
北风认为,只要风力足够强劲,就能吹掉行人的外套。它越吹越猛,寒冷刺骨。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,反而把外套裹得紧紧的。
南风则徐徐吹动,顿时风和日丽。行人觉得很暖和,便主动脱了外套。
北风固然凶猛,但结果事与愿违;南风虽然徐徐,却往往事半功倍。
南风之所以能赢,是因为它顺应了人的内在需求,使人的行为变为自觉。
父母教育孩子同样如此,要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,用和善且坚定的方式跟他们相处。
才能随风潜入夜,润物细无声,达到春风化雨的境界。
02
管理情绪,是高情商父母的必修课。
近年来,在家长圈非常流行一个词汇:恐辅症。
如果好好说话是父母给予孩子最好的礼物,那么情绪稳定的父母,则是孩子一生的福气。
但现实情况是,许多父母面对生活与带娃的多重压力,情绪就像火山一样,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喷涌而出。
孩子拖延赖床时,你会不会暴跳如雷?
孩子当面顶嘴时,你想不想直接上手?
孩子不认真写作业时,你是不是血压飙升?
不谈学习母慈子孝,一谈学习鸡飞狗跳。
最近,上海就有一位家长因孩子作业做得不理想,他气的捶墙,没想到把手掌捶骨折了。
这种因舍不得打孩子而自己发泄情绪的辛酸经历,让很多家长深有共鸣。
更有极端的父母,选择了最差的方法——恐吓式教育。
之前有一则让人震惊的新闻:女儿不认真学习被妈妈拖进大海。
起因是女儿上网课期间不听话,妈妈一时想不开,气势汹汹拽着10岁女儿往海里走,决定“吓唬吓唬”孩子。
当时海边的风浪很大,眼看着脚下的海水越来越深,女儿大声哭闹并疯狂挣扎,可旁边被情绪控制的妈妈丝毫不为所动。
所幸路人及时报警,民警及时赶到才挽救了这场悲剧。
很多网友表示自己小时候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,指责这位妈妈的行为过于极端。
我的第一反应是心疼这个小女孩,孩子究竟犯了什么天大的错误,以至于要在孩子心中植下可能会伴随一辈子的心理阴影。
这样过激的惩罚不仅本末倒置,也违背了教育孩子的初衷。
亲子心理师徐婧英在《高情商养育》这本书中指出:
“教育孩子,就是首先从提高父母的情商开始。控制自己的坏情绪,倾听和觉察孩子的情绪,将我们的爱表达成孩子可以理解的语言和行动。”
父母在孩子面前情绪崩溃或道德绑架,以让孩子背负内疚感,这对孩子的精神伤害是巨大的。
在父母的态度里,孩子无师自通地学会了情绪控制和管理能力。
高情商的父母,不仅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,还能疏导孩子的情绪。
只有接纳他们的情绪,尊重他们的想法,照顾他们需求,才会让孩子在智育的发展中让情商也慢慢成长。
03
家庭教育纪录片《镜子》里面有一句话:
“每个孩子生下来都是一张白纸,父母就是作画的人。白纸变成什么样,关键在父母。”
因此,你想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,就要首先成为什么样的人。
很多父母一有时间就躺着刷手机,却成天抱怨孩子不爱学习,没有别人家的小孩优秀。
现实却是,想要有个“别人家的孩子”,你得先成为“别人家的父母”。
教育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,父母的以身作则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。
宋霭龄,宋美龄,宋庆龄是20世纪中国无法超越的“宋氏三姐妹”。
她们各个出类拔萃,和父母的言传身教密不可分。
父亲宋耀如曾说:
“只要一百个孩子有一个成为超人式的伟大人才,中国就有四百万超人,害怕不能得救?
现在中国大多数家长还不能全心全意培养子女,我要敢于为天下先。”
深受西方先进思想影响的他,不仅注重孩子的学习教育,还刻意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。
宋耀如在自己亲自设计的房屋后面开辟了菜园,以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理,让她们过着田园牧歌式的生活。
他认为,尊重孩子的天性是一切教育的基础。
无论工作如何繁忙,疲惫不堪,宋耀如一回到家总是和孩子们打成一片,陪他们一起做游戏或讲故事。
同时,他还固定在周末举办家庭晚会。由母亲负责弹奏钢琴,父亲则随着琴声引吭高歌。
这些童年经历,既培养了她们的艺术才华,也让她们在公共场合展现出言谈得体的真名媛风范。
母亲倪桂珍,被称为“民国最厉害的丈母娘”。
她崇尚平等与尊重,一生乐善好施,用自身行动告诉孩子要用真诚和善意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。
女儿们视母亲为榜样,当然也会像她一样,很早就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想要的是什么,然后牢牢把握住自己的命运。
作为女儿,她们曾仰望她、效仿她,终生敬爱她,而最终超越了她。
真正好的家庭教育,最重要的从来不是物质的富足,而在于父母的以身作则。
你好了,孩子才会好;你好了,一切都会好起来。
04
这是一个育儿最好的时代,因为资讯获取便捷,学习方式多样。
这也是一个育儿不那么好的时代,因为育儿焦虑被过度放大。
如何不被时代抛弃,养出高情商的孩子?
好好说话,用鼓励的语言让孩子感受爱;
管理情绪,用温柔的态度教导孩子方法;
以身作则,用坚定的执行力督促孩子行动。
我们无法选择在一个完美的家庭环境中成长,但是我们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