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是曹禺的导师 梅兰芳的引路人 他最早提出普世价值的概念中国历史人物春秋|新闻人物报道☀阿.:.新闻网
新闻 > 人物 > 正文
他是曹禺的导师 梅兰芳的引路人 他最早提出普世价值的概念——他是张伯苓的弟弟
作者:
人权委员会由18个不同政治、文化、宗教背景的成员所组成。在《宣言》的起草过程中,成员间时常发生分歧,张彭春总能成功地调解纷争,化解矛盾。当起草一次次陷于僵局时,是张彭春用中国文化理念解决了《宣言》起草中的许多难题,成功地避免了把人权宣言变成唯西方思想的范本,最终制定出一份具有普遍意义的《世界人权宣言》。

张彭春

如果不是前几天读一篇文章,我根本不知道普世价值的概念是中国人张彭春提出,并被联合国采用,写入《世界人权宣言》的。

而且有意无意,这位理当被许多人了解的张彭春,竟然默默无闻,近乎于销声匿迹。

他18岁时即考取了清华第二届“庚款”留学生,名列第十,同榜的留美生有胡适、竺可桢、赵元任等。张彭春在美国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,23岁获文学硕士、教育学硕士学位。因自幼喜爱戏剧,留学期间,对戏剧也有深入研究。

1916年张彭春回国,在兄长张伯苓创办的南开学校担任代理校长兼新剧团副团长。

他不负众望,立即带领大家排演了自己创作的写实主义剧本《醒》。该剧有中、英文两个脚本,排练的是中文脚本。排练时,张彭春将西方的导演制首次引入南开新剧团。

这两项创举都是划时代的。

张彭春创作的《醒》,比胡适发表于1919年、被称为“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话剧剧本”的《终身大事》早了3年。

张彭春运用西方导演方法排演话剧,比被话剧史家称作“中国导演制度的创立者”的洪深早了8年。洪深是在1924年才首次为上海戏剧协社执导《少奶奶的扇子》,而张彭春却在1916年便已经采用导演制了。

1919年,27岁的张彭春再次出国深造,于1923年学成归国,受聘为清华教务长。1926年他辞职返回南开,任中学部主任,兼大学部教授,课余担负南开新剧团的领导工作。此时剧团团长时子周已经离校,由他独当一面,他将易卜生的《国民公敌》、《娜拉》、莫里哀的《悭吝人》和王尔德的《少奶奶的扇子》等世界名剧搬上了南开舞台。

在这个舞台上,张彭春发现了后来成为话剧大师的曹禺。

曹禺平日沉默寡言,并不引人注目。可是一上舞台,进入角色,就完全变了个人。张彭春发现曹禺是个好演员,排《国民公敌》时让他扮演女主角。后来排练《娜拉》,张彭春再次让他出演女一号。这部戏难度很大,演出能否成功全靠女主角的表演。曹禺把娜拉这个角色表演得活灵活现,不仅形似,而且神似,将女主人公对自由的热烈追求表现得淋漓尽致。

曹禺的表演天赋令张彭春欣喜不已,但凡排练新剧,张彭春都让他扮演主要角色。

张彭春预见曹禺前途无量,对他格外留心,着意培养。1929年张彭春再次离开南开去美国深造,临行前将自己珍藏的一套英文版的《易卜生全集》送给了曹禺。易卜生是现代戏剧之父,他的创作理念对日后曹禺的话剧创作起到了无法估量的作用。那一年曹禺19岁,在通读了《易卜生全集》之后,他便开始构思话剧《雷雨》。

1936年1月《雷雨》单行本正式出版,为感谢恩师,曹禺在剧本的扉页上深情地写道:“我将这本戏献给我的导师张彭春先生,他是第一个启发我接近戏剧的人。”

张彭春不但是曹禺的导师,而且对梅兰芳戏曲艺术走向世界也功不可没。

1930年初,经过近十年的酝酿和准备,梅兰芳终于踏上了赴美演出的征程。

2月8日,梅兰芳一行抵达纽约。按照预先的策划,中国驻美公使伍朝枢决定举办一场演出招待会,安排梅兰芳先到华盛顿演出一场。2月14日晚,梅兰芳首场演出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亮相,除美国总统胡佛因公务不能出席,副总统以下官员、各界人士500余人都出席招待会并观看了演出。梅兰芳演出的剧目是《睛雯撕扇》,朱桂芳、刘连荣、王少亭演出了《青石山》。

当时在美国讲学的张彭春也受邀出席了招待会,他一边观赏一边留意周围观众的反应。他以自己在美国生活多年的经历,认为外国人最喜欢看到中国传统的东西,因此演出的剧目,必须选择他们能够理解的故事。

演出结束后,张彭春在后台见到了梅兰芳,梅兰芳请张彭春谈谈观感,张彭春当即明确地对梅兰芳说,他演出的京剧,很少美国人能够看懂。故事发生在端午节,美国没有这个节日,为什么要撕扇子,他们也无法理解。

张彭春的这一观感很快得到了美国新闻媒体的印证,有评论说:“观众对演岀的各方面多少有些茫然。”

这番话让梅兰芳意识到,在美国的演出,必须有一位既熟悉美国观众心理,又懂得中国京剧艺术的人来担任指导,这个人非张彭春莫属;对此张彭春也表示愿意提供帮助。双方一拍即合,张彭春就这样成了梅兰芳访美演出团的总顾问和总导演。

梅兰芳与美国著名戏剧家贝拉斯考在纽约。后排左起黄子美、张彭春、齐如山。

2月17日,梅兰芳在纽约百老汇第四十九街戏院举行首场公演。开演前,张彭春身穿礼服上台,用英文向观众介绍中国京剧艺术的特点。接着由旅美华侨杨秀女士用英语报幕,并介绍说明演出戏目的剧情。然后,梅兰芳这才登台亮相。以他俏丽的扮相,柔美的身段,精彩的演出,赢得了观众的喜爱,谢幕竟达到15次之多。

随即,纽约各大报纸以极大的热情盛赞中国京剧和梅兰芳的表演艺术,梅兰芳的名字也很快在纽约被无数人知晓。继纽约演出之后,梅兰芳还在芝加哥、旧金山、洛杉矶、檀香山等城市进行了巡回演出,所到之处,受到戏迷们的热烈追捧,盛况空前。

梅兰芳访美演出期间,恰逢世界经济危机,但纽约票房的售价,6美元的戏票仍被炒到了16美元,让纽约人惊叹不已。

1937年抗战爆发,张彭春受国民政府委派,赴英美宣传抗日,揭露日军暴行,争取外援。

1939年1月19日张彭春在美国成立了“不参加日本侵略委员会”并成功游说美国国会,促使其通过了《对日经济制裁案》。1940年张彭春调外交部工作,先后担任中国驻土耳其公使和驻智利大使。

抗战胜利后,1946年1月10日至2月14日,联合国大会第一届会议在伦敦召开,张彭春作为中国四位正式代表之一出席会议。大会期间被任命为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常任代表。

1947年,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,罗斯福夫人当选起草委员会主席,张彭春被选为唯一副主席,与罗斯福夫人一道共同主持起草《世界人权宣言》。

人权委员会由18个不同政治、文化、宗教背景的成员所组成。在《宣言》的起草过程中,成员间时常发生分歧,张彭春总能成功地调解纷争,化解矛盾。当起草一次次陷于僵局时,是张彭春用中国文化理念解决了《宣言》起草中的许多难题,成功地避免了把人权宣言变成唯西方思想的范本,最终制定出一份具有普遍意义的《世界人权宣言》。

张彭春的协调作用深得罗斯福夫人肯定,并由衷赞赏说:“张博士是一位多元主义者,他动人地解释着他的主张,即最后的真理不止一种。他说《宣言》应当兼顾西方思想以外的其他思想,秘书处不妨花几个月工夫研究一下儒家的主要学说。”

1948年12月10日,联合国大会以48票赞成、0票反对、6票弃权,通过了《世界人权宣言》。《宣言》的通过标志着人类完成了一项史无前例的壮举,世界人权事业从此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。

1952年6月,张彭春辞去在联合国的所有职务。联合国人权司司长汉弗莱评价说:“张彭春是一位学者,也是一位艺术家,在这些过人的天赋外,他还展现了外交才能。相比于那些随波逐流者,张彭春是一位伟人。”

张彭春被誉为杰出的外交家,只是由于历史的原因,他的业绩在国内鲜为人知,被长期埋没。

参考资料:

《曹禺感谢张彭春》

《京剧走出去:由梅兰芳1929年访美演出讲起》

《南开才子张彭春》

2024年08月15日

.:.网责任编辑:东方白

来源:汉嘉女1

转载请注明作者、出处並保持完整。

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
Copyright © 2006 - 2024 by Aboluowang

投稿 投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