拍《盲山》的李杨,曾经对每次回国都视若畏途 * 阿.:.新闻网
新闻 > 人物 > 正文
拍《盲山》的李杨,曾经对每次回国都视若畏途
被李杨讲述出来的这个故事,其实写的是一个人的尊严。一个女大学生被拐卖到一个山村,卖给一个四十多岁的农民做媳妇,她不屈服,她不惜任何代价也要捍卫自己的尊严,这是中国人应该有的东西,或者是人类应该有的东西。“生活和活着是两个概念,你要生活的话,就要做一个正常的人。”

《盲井》的结尾与《神木》截然不同。除此之外,刘庆邦对电影颇为推许。

《盲井》拍摄完成三年后,李杨又可以拍片了。这时他已经更加入乡随俗。

“也许是经过十几年外国生活的教化,也许是我本人的性格使然,我觉得自已更文明了。以前我可能张嘴就骂,后来我就尽量不说脏话。但是在中国拍电影的时候,你必须拿出一个手段来保护自己,也许是非文明的手段,但你必须要做成这样子才可以。”

早上起来,司机开车把器材拉走,李杨就只有开骂,还动用一些朋友的关系,找到一些能管住他们的人,让他们知道这么干会有很不好的后果。而在拍摄的时候,李杨也不轻易告诉下面是什么计划,并对一些需要报销的单子六亲不认。

这些“非文明”的手段,保证了他第二部影片的拍摄效率。

李杨的第二部电影直到拍摄完成才把名字定下来,《盲山》。影片的剧本是他的原创,涉及到的是农村拐卖妇女的现实。“十年前我就看过这些报道,觉得怎么可能?人还可以买卖,有的还是女大学生……我走的时候是1987年,那时候还没有这种事。所以就觉得这个事匪夷所思,等到了2006年,过完春节我就到成都调查这个事,去了一些农村,也靠一些朋友介绍,采访了很多人。我就想闹清楚,为什么一个大活人怎么就跑不了呢?”

随着调查的深入,李杨采访了被拐卖的妇女、人贩子、打拐的警察,也采访了买人的人和他们的家属。影片中,男人在父母的帮助下强奸了买来的老婆,当女主角逃跑时,遭到全村人的围追堵截,甚至当她的父亲和警察来解救时,也遇到村里人的对抗。

《盲山》的外景在秦岭地区的周至县,是黑河国家森林公园里面的一个村庄,叫殷家坪。据说在王莽之乱的时候,一个皇帝逃亡的时候来到这个地方,一个姑娘给了他一碗饭,他说我以后就来接你当娘娘。这个姑娘就一直等,等到白发也没有等到。所以村里有一座庙,就叫姑娘庙。

影片从2006年11月16日开机,拍了四十多天。李杨这次的运气很好,赶上一个暖秋,一个多月的时间里,秋天和冬天的景色都被拍下来。《盲井》与《盲山》,都是观众不用看影片,就可以想像到的黑色沉重题材。如何让这样的电影给观众带来一些意外呢?

“我的重点不是讲一个事件,不是新闻报道,我讲的是人与人背后的故事。任何故事的结果,观众都知道,甚至他们也知道过程,但是细节不知道,这个就是电影的魅力。”

基于这种观念,《盲井》在李杨的导筒下,具备了一种警匪片的质感。而《盲山》中的逃亡,同样有着让人喘不过气来的紧张气氛。无论如何,这两部作品,都是不错的剧情片。

李杨却对他擅长讲故事的能力不以为然。“这是我必须具备的。作为一个导演,连讲故事的能力都没有的话,你就不是导演。做导演这个职业,分内的事就是把一个故事清清楚楚完完整整讲出来。”

被李杨讲述出来的这个故事,其实写的是一个人的尊严。一个女大学生被拐卖到一个山村,卖给一个四十多岁的农民做媳妇,她不屈服,她不惜任何代价也要捍卫自己的尊严,这是中国人应该有的东西,或者是人类应该有的东西。“生活和活着是两个概念,你要生活的话,就要做一个正常的人。”

在“非文明”的招数下,《盲山》的摄制情况果然比《盲井》顺利了许多,除了资金方面的波折。本来这部影片由一家影视公司投资,但这家公司最后因故放弃投资。李杨当然不会半途而废,最终还是动用了自己的钱,并说服母亲和弟弟,把他们的钱也拿了过来。

责任编辑: 江一  来源:读库 转载请注明作者、出处並保持完整。

本文网址:https://dab9pombwqa.cloudfrontnetd.store/2022/0218/1710301.html